《投资者网》谢莹洁
(资料图片)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明康德”,603259.SH;2359.HK)业绩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88.71亿元,同比增长6.28%,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27.9%。除此之外,公司三个口径下的利润数据均保持持续增长,增速均高于营收的增速。
这也意味着,随着更多创新疗法商业化进程的突破,新分子需求持续旺盛,中国CXO行业加速向细分领域以及垂直领域发展,作为行业龙头的药明康德业绩迸发出持续增长的动力,当市场认为国内CXO将会失速之时,跑出了自身的α。
在此背景下,公司进一步更新了全年业绩指引:在维持实现全年5%至7%营收增长的同时,更新了经调整non-IFRS毛利增长13%至14%以及自由现金流增长750%至850%的全年目标。
CXO龙头 业绩弹性释放
全球制药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药企产生将药物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部分工作外包给提供专业服务机构的需求,行业将这些外包服务机构统称为“CXO”,药明康德则是其中代表性企业。
得益于持续的研发能力与规模建设,药明康德业绩弹性持续释放。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54.28%和72.56%。今年再次实现“开门红”,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8%至89.6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至21.68亿元。
然而,在一季报发布后,市场对药明康德业绩能否维持持续增长存疑。原因是业绩仍处高位且短期能见度较高,尤其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货币政策紧缩投融资端低迷,短期内或抑制创新药研发的需求,部分CXO公司近期估值创新低。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药明康德第二季度业绩再次迎来突破。单季营业收入达到99.08亿元,同比增长6.7%,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同比增长39.5%。
目前看,本轮基于续期出发、疫情影响的营收高速增长峰值是去年第三季度,高基数的影响将逐渐褪去,公司也进一步更新了全年业绩指引。
逆势增长 财务指标创新高
疫情期间,几家国内CDMO企业因新冠大订单而受到资本市场关注。但随着投融资影响导致Biotech研发投入受限,市场情绪已逐渐转变为CXO企业如何保持业绩增速的担忧。
在被问及投融资景气度的影响时,药明康德曾表示过:尽管2022年融资增速有所放缓,但回顾过去十年,融资金额仍然在历史高位,2022年回归到了2020年前水平。一级市场有着很多基金等着要投资,仍然有很多VC持续孵化新的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CXO执行已签订的在手订单确认收入往往有一定周期,这种投融资遇冷的传导效应并不是即时体现在CXO的业绩端。国泰君安证券提示,CXO订单的传导往往滞后于融资周期,后续订单增速情况有待逐步观察验证。
在浙商证券看来,“硅谷银行”事件后,美联储加息预期边际有望逐渐清晰,这也有望促使一级市场投融资和药企研发投入的趋势逐渐回暖,进一步驱动市场对CXO订单及业绩高增长可持续性的信心逐渐加强,估值进一步向上修复。
“基于2022下半年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较低基数,叠加全年加息预期逐渐清晰化,看好2023下半年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同比降幅大幅收窄甚至有所增长。看好医药行业细分领域龙头,即使投融资短期有波动,但是细分龙头议价权仍然优势明显,强者恒强格局短中期不会被打破。”
财报数据,提供了更具说服力的佐证。
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所对应的收入金额为338.95亿元,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并超过了去年年底的金额。
具体到业务板块来看,化学业务是核心业务板块,今年上半年收入134.67亿元,同比增长3.8%,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36.1%。
除此之外,测试业务收入达到30.91亿元,同比增长18.7%;生物学业务收入12.33亿元,同比增长13.02%;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收入7.14亿元,同比增长16%;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收入3.42亿元,同比下降24.9%。
药明康德新产能正在持续释放。公司披露,上半年新增55000平方米测试实验室。子公司合全药业宣布在常州基地投产两个2000 升多肽固相合成釜以及大规模连续流纯化设备,多肽固相合成釜总体积已超过10000升。
持续研发创新 铸就硬实力
经过多年研发的夯实,药明康德基本盘更稳更强,也因此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最新半年报显示,“千亿顶流”明星基金经理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依然位列前十名股东,期末持股数量达到6356万股,报告期内增加93.80万股。
目前,创新药企药物开发的突破给CXO业务带来新的增长机会,机构投资者开始聚焦非新冠业务对业绩的贡献。
业内认为,药明康德2023年化学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可能还是来自于小分子CDMO业务板块较强的可兑现性。并预计,小分子CDMO收入的同比增速会超过化学业务整体,不仅仅包括2022年新增的商业化项目,还包括公司对多肽和寡核苷酸CDMO等新分子业务强劲的收入指引。
分子大小和复杂性反映在合成分子所需的时间和精力上,以最近获批的HIV药物来那卡韦为例,该药物具有高达96个原子,每年给药两次,耐受性好,可以对抗所有已知HIV菌株。
由于生产与技术壁垒较高,药物开发者对CXO的依赖度极高。研究机构指出,生产外包率极高的核心原因主要在于其生产与技术壁垒,对化合技术能力、建造标准和专业经验要求较高,现代小分子药物更依赖有保障的供应链。
券商因此看好药明康德业绩高增趋势。浙商证券指出,考虑到外包率有望提升,产业转移持续,前端项目数量和收入持续高增长、商业化项目数量放量驱动小分子CDMO龙头高增长等因素,国内CXO尤其是CDMO在2023—2025年仍会处于卖方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报告预测,中国医药研发投入外包比例将由2022年的42.6%提升至2026年的52.2%,全球医药研发投入外包比例将由2022年的46.5%提升至2026年的55%。同时报告预测,由中国医药研发服务公司提供的全球外包服务的市场(不包括大分子CDMO)规模将由2022年的1312亿元增长到2026年的3368亿元,年平均增幅约26.6%。
这也意味着,随着新医疗技术及创新药的需求增加,中国医药研发服务行业,尤其是有全球新药研发生产服务能力的平台型公司,有望受益于中国和全球新药研发投入和外包率的快速增长。(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