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如何走好“服务路”-天天热闻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3-06-22 09:39:40

原标题:参与“入学即入职”项目即拥有学生和职工双重身份,但仍有职校生持观望态度——(引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就业关口前移后,产教融合如何走好“服务路”(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陶稳

阅读提示

与“订单班”“工学交替”等培养模式不同的是,参与“入学即入职”项目的学生具有学生和职工双重身份,既能上学又能挣钱。学生的职业生涯前移后,有家长和学生对新试点心存顾虑,对此,有办学者认为,强大的企业资源储备是顺利推行“入学即入职”培养模式的关键。

学生在校学习一年,再到企业学习两年;在企业期间,1天回校上课,4天在企业实践;拥有学生和见习职工双重身份;校企双主体育人,并共担育人成本……这是职业院校“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

近日,北京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会暨2023年职业教育宣传月启动,现场发布了北京职业教育“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项目(以下简称“入学即入职”),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与相关领域龙头企业合作,成为首批试点学校。

同样作为产教融合的具体方式,“入学即入职”与“订单班”“工学交替”等有何不同?实现“入学即入职”需提前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兼具学生和职工双重身份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入学即入职”项目已经筹备两年有余,预计今年下半年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行。目前,项目正在进行试点班学生招募。

“计划从养老专业大一年级的70多位学生中,招募35位。这个项目启动后,学生大二时就能以见习职工身份进入企业,相当于提前一年了解行业,更早地确定职业规划。”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深度参与筹划落实“入学即入职”项目的教师邹亮告诉记者。

邹亮说,与“订单班”“工学交替”等培养模式不同的是,参与“入学即入职”项目的学生具有学生和职工双重身份。“企业包吃住,还给学生发放一定工资,目前学校也在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为参加项目的学生缴纳社保”。

据介绍,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试点项目的合作单位为北京首开寸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和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根据相关协定,企业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特点,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轮岗、考核等培训内容。与此同时,学校在培养方案、课程设计等方面更偏向企业需求。

实际上,“入学即入职”在一些学校早已有类似实践,不同学校实施“入学即入职”的方式不同。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从2019年起尝试“入学即入职”项目,经过前期试点,目前该校联合40多家企业发起成立宁波影视产业协会,并依托协会开展“入学即入职”培养模式,影视动画专业所有学生都被纳入项目。

“‘入学即入职’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该学院院长徐健民在采访中表示,该院影视专业学生大一时仍以在校学习基础课程为主。大二时,学生进入由学院老师主持的工作室,参与完成企业提供的项目,这类项目要求不太高、时间跨度较大,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实践和学习。大三时,学生才会完全进入企业。

有家长和学生对新试点心存顾虑

新项目推广总会面临不少阻力。邹亮直言,最开始跟学生提“入学即入职”,他们第一反应是,学校是不是想“卖人头”,企业是不是想压榨廉价劳动力。也有一些家长对此表示不理解。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曹萱羽告诉记者,由于入学之初就确定以后从事养老行业,她本人愿意参加“入学即入职”项目,“毕竟在课堂上,老人都是假人或同学扮演的,但在企业学到的是实打实的东西,能真正学习到怎么跟老人打交道,怎么照护老人”。

曹萱羽的家长却认为,孩子明明可以在学校学习,为何非要去企业?曹萱羽自己也有顾虑,她原本计划毕业前参加专升本考试,提升学历,“如果参加项目,很可能没时间和经历备考,如果放弃升学,从现实情况看,专科学历又很难进入企业管理层”。

因此,对“入学即入职”项目,曹萱羽仍在持观望态度。

徐健民表示,学生的升学意愿确实是“入学即入职”等产教融合方式推行中的一大难点。“对此,一方面应引导学生走出唯文凭论。另一方面,针对有升学意向的学生,在尽力培养其专业技能基础上,尊重个人选择。”

徐健民认为,另一个更大的难点在于,学生进入企业后,学校面临的沟通成本会更高。“目前,我们是一个老师对应一家企业,进入这家企业的学生,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向老师反馈,这就意味着老师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处理这些问题”。

同样参与“入学即入职”筹划落实工作的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教师闫亚南介绍,学生的职业生涯前移后,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大学生活时间减少,也可能影响一部分学生的选择。对此,学校的做法是尽量帮学生争取更多权益,如评优评先更倾向这部分学生。

“此外,学校在与企业、学生、家长签署相关协议上,尽量做到权利、责任和义务平衡。”闫亚南说,为推动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安排每位老师负责三四名学生,并计划长期跟踪这部分学生未来的就业创业情况。

强大的企业资源储备是关键

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监事长马学雷表示,职业学校开展“入学即入职”培养模式,适应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有利于破除关起门来办学、教育和社会需求两张皮捏不到一起、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有结构性差距等问题。

对此,徐健民深感认同。他认为,强大的企业资源储备是推行“入学即入职”培养模式的关键。“近几年,学校通过宁波影视行业协会这个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很快上手工作,受到企业欢迎。学生在上学期间,既能学习又能挣钱,毕业后也不愁找工作。在此过程中,学校也实现了向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的价值,一举多得”。

不过,徐健民也提醒,在实施“入学即入职”项目时,要注重灵活性,应充分尊重家长和学生的意愿,例如,允许学生进入企业后,在1个月内换岗;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确定学生进入企业的时间,不建议刚入校就签订就业协议;学生毕业时,允许学生和企业双向选择等。

闫亚南表示,“入学即入职”能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人才,提高人才竞争力,有效缓解人才短缺问题。不过,进一步推广“入学即入职”,需要扫除当前社会上不重视职业教育的认知障碍;学校在教育体系和专业设置上要更符合用人市场需求;同时需要更多政策支持,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