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贝壳财经讯(记者白昊天)8月22日-23日,由中国汽研(601965)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3汽车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在苏州正式召开。会议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左世全在《工业母机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报告》中表示,推动好工业母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左世全介绍,工业母机按照工艺的加工可以分为三大类:1.减材,即传统金切机床为代表的设备;2.等材,即铸锻焊、热处理、表面处理等成型的设备;3.增材制造,即包括激光选区熔化,以及代表性的增、等、减复合的制造装备,是一种新的制造工艺。工业母机作为制造业基础,尤其是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的关键装备,它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占到40%左右。
他提到,推动工业母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这是加快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因为汽车生产制造集成了大量的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而且是工业母机最大的一个应用市场。从传统制造业工业的发展看,汽车拉动了熔铸新材料和变革技术等,可以带动工业母机实现高质量跃升。
其次,这是增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的内在要求。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推动从汽车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的竞争能力和制造水平背后离不开工业母机高质量的供给。
其三,这也是推动装备制造业自立自强,创新机制的一个重要举措。工业母机和新能源汽车同属于装备制造业,如何推动好两个行业实现更好地协同发展,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创新机制,可以为我们推动装备制造业实现自立自强能够积蓄经验和力量。
左世全判断,新能源汽车带动工业母机产业规模实现稳步增长,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到40%左右,工业母机为代表的制造装备投资在整体固定资产投入当中占到50%以上。
他也提到,我国工业母机目前在发展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如:整体高端工业母机供给能力不足,核心部件还受制于人,现有一些整机的精度保持性、加工可靠性、工艺适应性等还存在差距;汽车企业存在不敢用、不愿意用的问题,拉开作用不够强;供需产业两方对接不够畅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