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播资讯】铁路海宁站售票员“张姐”的最后一个春运:今年恢复往日忙碌,很值得!

来源:浙江抽屉   2023-01-28 11:42:19

冬日暖阳,铁路海宁站人来人往。这是铁路售票工班长张晓红的最后一个春运,再过3个月她就要退休了。

1992年,20岁的张晓红进入铁路海宁站工作,做了15年的客运工作,又干了15年的票房工作,张晓红见证的不仅仅是一张小小火车票的变迁,更见证了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


(资料图片)

售票员从早忙到晚

依旧满足不了旅客的出行需求

上午10点半,张晓红来到售票厅开展日常巡视工作。此时,一名神情焦灼的旅客见到她,快步走过来寻求帮助。原来,旅客在进站后发现自己走错了站台,错过了前往福建的列车。了解情况后,张晓红将旅客引导至自助购票机旁,手把手教她快速改签。不到2分钟,问题迎刃而解。

如今的春运与31年前的春运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作为一名售票工班长,张晓红感触特别深。“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今年春运又变得热闹起来了。”看着人来人往的售票大厅,张晓红陷入回忆。

上世纪90年代初,每逢春运,铁路海宁站售票厅总是热闹非凡,回家的人扛大包拎小包,乌压压的人群挤满售票大厅。“记得我刚到票房时,我们车站每天还只有43多趟办客列车,得一张一张卖,从票格抽票、打印日期、算账、黏贴,流程全靠售票员手动发行,出一张票有时需要好几分钟。”

为了抢票,很多旅客都是早早地拿着板凳来售票厅排队,还有一些旅客直接在售票厅里过夜守票。“那时候,我们6个人工售票窗口全开,售票员从早忙到晚,一天下来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说起过去的春运,张晓红记忆犹新。

△2011年的春运场景

为了缓解售票大厅的压力了,铁路海宁站曾连续多年在皮革城等地临时开设售票窗口,路人都管它叫“大卖场”。“一到春运,票房就是重中之重,站里党团员及备班人员都会过来帮忙。每天满负荷运作,即使这样,还是满足不了旅客的出行需求。”张晓红打趣道,“那时候的售票员,一天说的话抵得上别人一年的量。”

火车票几经改革

春运售票也不再拥挤了

1996年末,铁道部正式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软纸车票。“软纸票”开始代替“纸板票”上岗,这样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售票员的工作负担。

2007年,火车票再次升级,磁卡式火车票陆续发售。让张晓红记忆深刻的是,虽然火车票几经改革,但春运排长队买票现象依然存在。铁路海宁站的售票厅每年春运人山人海的“盛况”一直持续到2012年。“互联网购票时代的开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乘客窗口购票压力。乘客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和实名制购票,彻夜通宵排队的现象也慢慢消失了。”张晓红回忆。

2015年1月12日,铁路海宁站自动售票机正式启用,6个人工窗口和4台自动售票机同时工作,极大缓解了人工窗口的压力。

△海宁站自动售票机正式启用

“2020年,铁路推出电子客票,旅客凭有效证件原件就可以进站乘车,免去了取票的麻烦。”张晓红告诉记者,随着时代变迁,春运的选择越来越多,每种方式都变得越来越便捷舒适。“从6个窗口加4自售机,代售点,大卖场售票,到现在的通过手机、身份证直接进站上车,春运售票也不再拥挤了。”

看到平安、有序、温馨的春运

我的付出都是值得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阻断了不少旅客返乡的路。“那段时间,售票业务几乎没有。”张晓红印象深刻。之后两年,疫情反反复复,售票厅始终冷冷清清。“大伙都希望疫情早日散去,宁愿多一些忙碌,少一些清闲。”

2023年的春运也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春运。今年春运,铁路海宁站也恢复了往日的忙碌,客流量比前两年有较大的增加,连日来,铁路海宁站开足了窗口、加派了人手,全力以赴地做好售票以及退改签等相关工作。

“时代进步了,不仅旅客出行更便捷,我们的工作也更轻松”。今年是张晓红最后一个春运,即将离开奋战多年的工作岗位,张晓红十分不舍。“在岗1分钟,做好60秒,尽管要离开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但看到平安、有序、温馨的春运,看到旅客满意的笑脸,我觉得我的工作是很有意义,31年的付出值了。”

来源:大潮APP(新莓汇正能量稿池)

最新资讯